-

中文
繁体

情 迷 40 载

【作者:老顽童】
2020-05-28

1961年,刚上初一,偶得《少年无线电爱好者》一书,依稀记得是冯报本所著。书很精彩,原理由浅入深,图文并茂。多是50年代苏联少年无线电爱好者实践及无线电实物的图片。电子管细的如花生米,大的比人还高,还是水冷的。看得我如痴如醉。我被完全迷倒了。
当年家乡刚用上电,通电那天晚上,古老的农村突然有了光明,孩子们奔走相告,从不知道电的老人们喜悦的脸容充满着不解:那瓶子咋这么亮。
生产部里更精彩,一台六灯凯歌牌电子管收音机摆设在屋子的正中,棕黑色的外壳,镶有金线的喇叭布,右上角镶嵌了一个会发蓝光的电子管,后来才知道那叫电子调谐指示管,现在不满40的人很难见过这东东了。收音机播放出来的声音非常动听,小的拼命往前拥,大人们吆喝着不要碰坏了收音机。从那时起,每天放学回家就来看这收音机。是这本《少年无线电爱好者》和这台六灯凯歌牌收音机在40年前把我推进了无线电爱好者的深渊。

1961年,自掉进了这个“无线电爱好者”的深渊。再也不能爬出来。每天如饥似渴地寻找无线电知识的书籍。由最简单的开始,实践安装矿石收音机。当耳机里第一次传来广播声。那种成功的喜悦,不是同道中人,是不能理解的。从此以后,装了拆,拆了装,夜以继日,废寝忘食。折腾了好几年。

后来,由农村升学到了广州。进了大城市,购买无线电元件方便了,装收音机的热情更上一层楼。当时,在校的伙食标准每月才9元6角,我竟然在中山五路的一间无线电元件商店里,花了14元买了一只锗PNP3AG11C玻封高频三极管。在今天,这种管子8分钱一个,可以大量批发。那时,国家的半导体工业刚起步,正品的管子都很贵。次品、二级品则比较便宜。广州中山路、东山、北京路等地的元件商店有很多这类管子出售。那年头,无线电爱好者也特别多,这些元件商店往往门庭若市,挤得水泄不通。
我装机的热情有增无减,从单管机到四管来复再生机,一步一步地升级。在我的影响下,同宿舍的同学相继向我学习。几乎人手一机。真正热闹。每到星期日,我们的宿舍简直成了无线电车间。
三十多年后,回校参加校庆,同室校友还问当年装的收音机还在吗?我告诉他们,那些收音机是不在了。但那只花了14元的3AG11C还珍藏得好好的。

毕业后,到了工作岗位,钱,开始有了,时间,也多了。迷恋收音机的制作热情更是火上加油。那些日子,什么机都有装制过,晶体管超外差6管机,交流6灯电子管机。玩多了,闭目也能把电路图画出来。后来,又玩HIFI,在收音机后级加个大功率OTL或OCL输出级,音箱越做越大。为了购买一对大功率管,我托出差的老支书,并告诉他如何测试。去到店铺,他竟忘掉了方法,推说眼力不好,请售货员代测。买回来上机一试,效果美满。至今,我仍旧怀念那时国营商店的信誉,国产正品的可靠性。
长时间的大量的实践,使我积累了丰富的无线电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。文化大革命后期,《无线电》复刊,初期限量发行,一般人订不到,我通过广州一个大单位代订一份。从那时至今从末间断。《无线电》是我的良师益友,长期为我提供着无线电知识和最新科技信息。
我迷恋收音机的程度,并没有因我的年龄增长而减弱。我看见"收音机"这几个字都有一种无名的兴奋。文艺小说里的下乡知青迷恋"小芳",一遍又一遍地写着"小芳"的名字。有时我也会无意识地在纸上一遍又一遍地写着收音机这三个字。

2001-4-15 18:33:08


分享